ISO/TS16949:2009是国际汽车行业的技术规范,是基于ISO9001的基础,加进了汽车行业的技术规范。此规范完全和ISO9000:2008保持一致,但更着重于缺陷防范、减少在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中容易产生的质量波动和浪费。ISO/TS16949标准的针对性和适用性非常明确,只适用于汽车整车厂和其直接的零备件制造商,也就是说这些厂家必须是直接与生产汽车有关的,能开展加工制造活动,并通过这种活动使产品能够增值。同时,对所认证公司厂家的资格也有着严格的限定,那些只具备支持功能的单位,如设计中心,公司总部和配送中心等,或者那些为整车厂家或汽车零备件厂家制造设备和工具的厂家,都不能获得认证。对ISO/TS16949:2009认证的管理是由5大监督机构代表IATF来完成的,它们采用相同的程序方法来监督ISO/TS16949规范的操作和实施,以在全世界形成一个标准和操作完全统一的系统。 ISO/TS16949:2002由IATF在ISO/TC176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的支持下制定的。第三版ISO/TS16949取消并替代了第二版,是根据ISO9001:2008进行了技术修订的。由于ISO/TS16949:2009已包含了ISO9001:2008的所有内容,所以获得ISO/TS16949:2009的认证,也标志着符合ISO9001:2008标准。
ISO/TS 16949 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标准,这个标准只适用于在汽机行业供应链内的厂商,包括在道路上行动的车辆,如汽车、卡车、巴士、及摩托车等;工业用车辆、农耕机、挖矿车、建筑用等等,非道路上使用车辆,均不在适用范围。
适用认证的“现场(site)”,必须有增值的制造过程(value added manufacture process)。 而“制造”的定义必须包含在下列各项中:
1. 生产用原材料;
2. 生产用或服务用之零件(Parts on the OEM cars),非OEM的零件均排除在外;
3. 装配;
4. 热处理、焊接、喷漆、电镀或其它加工服务。
运用系统化的方法开展ISO/TS16949质量体系的策划、建立和实施,以确保组织满足标准要求并提高运营绩效。TS16949体系的建立通常按照以下步骤:
1. 对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和差距分析;
2. 实施QOS(质量操作系统)培训并开展QOS活动;
3. 实施标准培训和五大质量工具培训(如APQP、FMEA、MSA、SPC、PPAP、8D等);
4. 利用乌龟图对过程进行定义,确定过程的边界和相互关系;
5. 讨论详细过程流程,建立过程流程图,作为程序文件编制的输入;
6. 编制质量手册、程序文件、作业指导书、记录、表格等体系文件;
7. 体系试运行,形成12个月的运行记录;
8. 开展内部审核,实施改进;
9. 开展管理评审,评价体系的符合性、有效性;
10. 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,由认证机构实施现场审核(2次);
11. 整改、关闭不合格项,颁发ISO/TS16949认证证书。